主讲人:刘军
时间:10月14日(周一)下午3:30—5:00
地点:屏峰校区语林楼六楼党员之家(610)
承办:外国语学院
报告人简介:
刘军 (笔名童明),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校区英语系教授,兼任杭州师范大学钱塘学者特聘教授;现任《东西方思想》(JET,美国)编委, 《中国翻译》编委,《外国文学》编委。 1992年获美国马萨诸塞大学英美文学博士, 1987年获马萨诸塞大学英美文学硕士,1975年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1975年至1977年留学于英国杜伦大学。
童明在国内学术刊物和出版社发表多种学术论文和专著,涉及文学理论、欧洲现代文学、美国现代文学、跨文明想象、飞散、民族主义和跨民族思维、亚裔文学各个领域的题目。童明的英语学术文章散见美国的耶鲁大学、现代语言学会 (MLA)、G.K. Hall, Greenwood, 英语教师美国全国委员会、《东西方思想》、《现代中国文学和文化》、社会形象的跨学科研究协会等出版社和学术机构的刊物和专著上,涉及文学理论、跨文明想象、飞散、民族主义和跨民族思维、美国现代文学、亚裔文学等多种题目。
童明是木心的朋友和英语译者,两次和木心对话的英文版发表在《北达科达季刊》、耶鲁大学出版的《木心》以及文学杂志《没有国界的文字》。童明所译的木心小说集英文版An Empty Room: Stories 2011年由美国著名的文学出版社 New Directions 出版, 受到多家书评(如 《出版人周刊》)的好评。
讲座摘要:
木心先生不仅是著名的作家,而且在美术和音乐方面也颇有造诣,是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中国艺术家。他和世界思想和文学的相通,体味着他和现代的中国思想和文学的相关。木心因精于西方古今的思想经典,而能以自己特有的艺术个性的敏锐来感悟世界性的现象;同时,他又以中国文化的底蕴,把世界历史思潮所关切的命题,揭示得十分巧妙。
擅长散文、小说、箴言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木心,本质是哲学式的诗人,或称诗性的哲人。《魏玛早春》是木心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不仅仅是文字技巧的展示,其灵活多样的形式其实是我们进入美学判断的路径。也正是美学性思维,使木心的风格具足了世界性精神的的特征,并构成他作品的中心命题。木心的文字基本单元很短,铺垫下去规模却很大,读来有如行走在由一个个比喻构成的山水画之间,一石一木的近景,不经意却必然地和一层又一层的中景远景相衬映,相印证。如何将“木心风格”在英文中再现,需运用解构哲学的翻译智慧。由于中英诗歌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大差异,很难将原诗声音节奏的轻重缓急传神译出,因此从体裁上讲,这首诗译成散文更符合原诗的气势。此外,汉语与英语的一个主要区别是汉语相对比较简约,很难找到完全对应的英文,所以在做翻译时,出于达意的需要可以在“增字不增意,减字不减意”的基础上对原文进行适当地增减。解读原文和欣赏译文的最佳方法就是“细读慢嚼”,逐渐领会其中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