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10日第一届全国环境微塑料污染与管控学术研讨会补充通知(第一轮)

来源:环境学院发布时间:2018-03-22
浏览次数:4925

    近年来,微塑料(Microplastics)的环境污染及其生态和人体健康风险引起了国内外高度关注,成为一类新型的全球性环境污染物。2016年5月联合国环境署发布了全球海洋微塑料污染的评估报告,敦促各沿海国家尽快加强海洋微塑料的科研和法规制定工作。我国是塑料生产和消费大国,并被认为是全球陆源塑料垃圾排放最多的国家之一。因而,在海洋微塑料污染的防治和国际环境外交上面临压力。2016年,国家科技部启动了“海洋微塑料监测和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技术研究” 重点研发专项。微塑料的环境污染不仅出现在海洋,也发生在陆地,甚至大气。陆源微塑料成为海洋和大气微塑料的主要来源。目前,国内在微塑料调查与监测方法学、海陆空环境中微塑料污染特征与分布、微塑料的环境过程与行为、环境微塑料的生物积累与毒性效应、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的扩散与数值模拟、微塑料源头管控等方面均开展了研究工作,对认识我国环境(海洋)微塑料污染的来源、风险评估、管控治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自2016年4月开始,国内多个大型学术会议多次设立了微塑料污染与防控的专题分会,包括第三、四届生态毒理学研讨会、第三届环境污染与健康国际会议和第九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等。此外,2016年9月在上海还召开了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联合举办的第283次“微塑料海洋污染与控制”东方科技论坛。为加强多学科、多部门和多行业之间交流,进一步推动微塑料污染成因与管控研究,由教育部的浙江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农林大学,中国科学院的南京土壤研究所、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水生生物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的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第一海洋研究所和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岸科学与工程分会、中国太平洋学会海岸科学管理分会,环境保护部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院刊编辑部,新疆蓝山屯河聚酯有限公司,以及上海仁渡海洋公益发展中心等单位,将于2018年国际海洋日联合发起召开“第一届全国环境(海洋)微塑料污染与管控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将为来自国内外科学家、工程师、管理者、研究生、企业家等提供学术交流、发表见解、沟通信息的平台,聚首舟山,展示环境微塑料前沿科学、创新技术和先进管理方面的学术成果和实践经验,为我国环境(海洋)微塑料污染防控与监控提供最新科学依据和综合智囊服务。


    一、会议组织结构
    主办单位: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大学
    协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南京大学
    暨南大学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院刊编辑部
    浙江农林大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岸科学与工程分会
    中国太平洋学会海岸科学管理分会
    新疆蓝山屯河聚酯有限公司
    上海仁渡海洋公益发展中心
    会议学术委员会(*为会议发起人)
    主  席:
    骆永明*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副主席(以姓氏拼音字母排序):
    邓义祥* 研究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季  荣* 教  授(南京大学)
    潘响亮* 教  授(浙江工业大学)
    施华宏* 教  授(华东师范大学)
    王菊英* 研究员(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委  员(以姓氏拼音字母排序):
    安立会  研究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sit  Mazumder 教授 (维多利亚大学)
    鲍恋君  教  授(暨南大学)
    甘剑英 (Jay Gan) 教  授(加州大学河滨分校)
    马旖旎  副研究员 (南京大学)
    彭进平  副教授(广东工业大学)
    孙承君  研究员(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滕  应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涂  晨  博  士(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吴辰熙  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吴嘉平* 教  授(浙江大学)
    徐向荣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许学伟  研究员(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章海波* 教  授(浙江农林大学)
    张微微  副研究员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赵世烨  博  士(华东师范大学)
    周宁一  教  授(上海交通大学)
    学术秘书
    涂  晨  博  士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组织委员会
    主  任:
    潘响亮 教  授(浙江工业大学)、王立忠 教  授(浙江大学)
    副主任:
    吴嘉平 教  授(浙江大学)
    委  员(排名不分先后):
    王菊英 研究员(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施华宏 教  授(华东师范大学)
    杨柳春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刊编辑部)
    季  荣 教  授(南京大学)
    鲍恋君 教  授(暨南大学)
    章海波 教  授(浙江农林大学)
    邓义详 研究员 (中国环境科学院)
    滕  应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涂  晨 博  士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孙承君 研究员(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吴辰熙 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彭进平 副教授(广东工业大学)
    马旖旎 副研究员(南京大学)
    赵世烨 博  士(华东师范大学)
    丁建萍 副研究员(新疆蓝山屯河聚酯有限公司)
    刘永龙 理事长 上海仁渡海洋公益发展中心
    陈  浚 教  授(浙江工业大学)
    李  军 教  授(浙江工业大学)
    罗宏伟 博  士(浙江工业大学)


    二、会议日期地点
    会议时间:2018年6月8~10日
    会议地点:浙江省舟山市浙大圆正海际酒店
    会议日程:2018年6月8日12:00~22:00,参会代表报到注册,在宁波、舟山机场、宁波火车站均有车辆接到会场或住宿酒店。
    2018年6月9日,全天,会议开幕,学术报告和交流
    2018年6月9日,晚上,研究生专场;研究生优秀报告评选
    2018年6月10日,8:00-12:00 学术报告、会议闭幕
    2018年6月10日,12:10~18:00,海洋滩涂塑料污染与治理考察
    会后和考察结束后安排车辆送参会代表至宁波、舟山机场和宁波火车站。


    三、会议内容与形式
    (1) 大会报告和专题主旨报告
     会议将邀请国家相关部门领导人出席会议并作大会讲话。
    会议学术交流采用口头报告和墙报2种形式;会议设3个特邀大会报告,每半天安排一个大会报告,报告人为邀请领域知名专家。
    会议设5个专题,但不设分会场,每个专题设若干主旨报告。
    (2)专题设置与召集人
    会议设5个专题,各专题及召集人:
     环境微塑料调查监测方法与技术:王菊英,吴嘉平,李道季/赵世烨
     环境微塑料污染特征与源-汇关系:章海波,孙承君,涂晨  
     微塑料的环境行为、归趋与预测:季荣,鲍恋君,潘响亮
     环境微塑料的生物积累、毒性与生态效应:施华宏,徐向荣,吴辰熙
     环境微塑料污染管控治理与政策法规:邓义祥,周宁一,张微微
    (3)研究生专场
    6月9日晚设立研究生专场,由部分学术委员会成员和领域知名专家主持,与研究生充分互动、点评、现场打分评选出优秀研究生口头报告。
    (4)墙报
    墙报厅与口头报告会场相邻,墙报厅可以考虑环形分布或分区分布,中央设置桌椅休闲区,方便作者讲解与讨论;各墙报题目和时间需在会议日程中明确。
    (5)优秀口头报告和墙报的评选
    由学术委员会评选优秀专题口头报告、研究生口头报告(现场打分)和优秀墙报。可考虑设立赞助商企业冠名奖或者著名科学家冠名奖。
    (6)头脑风暴
    每半天会议后留30min围绕专题现场互动和头脑风暴。
    (7)会议报告传播推广
    经报告人同意,会议将统一组织录制会议报告的影音资料,便在重要学术网站推广,以提升会议及报告人学术影响力。 


    四、微塑料检测仪器操作免费培训
    本次会议将组织仪器分析专家为参会人员免费培训微塑料检测的方法和显微红外光谱仪等仪器现场操作培训。 


    五、海洋微塑料污染考察活动
    会议将与公益组织、地方政府海洋管理部门合作,结合世界海洋日主题活动,在6月8日下午组织一次海洋垃圾和微塑料污染考察活动。
    安排参观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大型科研平台和设施。
    可为有意愿参加会后考察的参会人员提供协助。


    六、会议论文摘要征集及优秀论文专刊
    本次会议会前印刷《会议论文摘要集》,欢迎参会代表投稿论文摘要。摘要限1000字以内,格式请参考附件1(摘要模板)。提交的会议论文摘要文责自负;由大会组织委员会收集后,转交给学术委员来择优选用,并根据报告内容安排报告类型。会议论文摘要投稿截止日期为2018年4月30¬¬¬¬日,请用电子邮件发送给浙江工业大学罗宏伟老师,邮箱为:lhw0106@163.com
    本次会议还将选择推荐优秀论文成果,通过评审后在《Environmental Pollution》、《中国科学院院刊》、《海洋环境科学》等国内外优秀期刊,以专刊或专栏形式发表。
              
    七、交通食宿
    研讨会在浙大海洋学院校区内圆正海际酒店举办。从宁波机场、火车站到会场需要1个多小时车程。在报到日下午和晚上安排车辆在舟山机场、宁波机场和火车站接参会人员;会议另备小车接送航班延误的参会人员。会议结束后,安排车辆从会场或住宿酒店将参会人员送至机场和火车站。
    圆正海际酒店及周边邻近酒店可以合理的价格提供住宿;圆正海际酒店及浙大海洋学院食堂提供会议餐饮。
    会议交通食宿详细情况将在第二轮通知中说明。


    八、会议注册
    会议注册费*:主要用于在机场和火车站的长途接送、会议场地费用、餐饮、公益考察等。2018年5月8日前注册,参会代表1600元/人,随行人员和在校学生1200元/人;2018年5月8日后及现场注册,参会代表2000元/人,在校学生1500元/人。会议注册费缴纳方式将在会议第二轮通知中说明。
    *将视企业赞助和会议财务收支情况,本次会议的学生注册费将适度下调。


    九、参会回执
    请参会代表填写参会回执(见附件2)、并于2018年5月8日前将回执用电子邮件发送给罗宏伟老师,邮箱为lhw0106@163.com 。热忱欢迎国内外从事微塑料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企业家、管理和产业部门领导参加本次研讨会。 


    十、会务组及联系方式
    微信公众号:weisuliao2018 (微塑料大会)
    会务组:罗宏伟,李玉,项亚慧,赵瑶瑶,费茵
    联系方式:电 话:0571-88320634, 0580-2092707
    邮 箱:lhw0106@163.com (优先联系方式)


附件1 会议摘要模板.docx

附件2 参会回执.docx

第一届全国微塑料污染学术研讨会第一轮通知补充_2018032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