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1月24日15:00
地点:屏峰校区图书馆一号报告厅
报告人:刘 伍 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报告摘要:激光冷却原子分子并实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是20世纪末物理学的重大进展,例如它促进了物理常数的精确测定和基本物理量的重新定义,利用激光冷却原子得到的铯原子喷泉频率标准,其精度达到10-15。1997年以来就有5次诺贝尔物理奖(1997年、2001年、2005年、2012年、2018年)授予了与冷原子和精密测量领域相关的科学家。本报告将基于磁光阱、光晶格、规范场中的冷原子、冷分子体系,研究拓扑量子态、拓扑量子相变、强关联拓扑效应、反常量子Hall效应、自旋Hall效应、Majorana费米子、Weyl费米子等基本科学问题,以及原子激光、原子干涉仪、原子陀螺仪、原子芯片、空间冷原子钟、冷原子空间站等高新技术。
简介: 刘伍明,男,湖南人,1994 年获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博士学位,并获 1994 年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1994 年至 2002 年,先后在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理论物理所、美国 Texas 大学、美国 Delaware 大学作博士后和工作。2002 年至今,任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研究领域包括原子分子物理和凝聚态物理,发展可积模型方法研究量子多体系统的精确解、基态、激发态的性质,发展团簇动力学平均场方法研究量子多体系统的新物态和量子相变等。已在《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刊物上发表论文350篇,其中美国物理学会主办的 Physical Review A/B 155 篇,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5 篇,得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Eric A. Cornell、Wolfgang Ketterle教授等人的正面引用并被写入其综述文章中,被SCI他引 10200 次。曾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6项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