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名称:外国语学院新文科论坛
时间:2021年1月9日
地点:屏峰校区图书馆一号报告厅
主题:文理融合之外语与人工智能;文文融合之外媒舆情与新闻传播
论坛一:文理融合之外语与人工智能 | |||||
时间 | 议程内容 | 致辞人/主讲人 | 主持人 | 地点 | |
9:00-9:10 | 开幕式 | 学校社科院领导致辞 | 蓝汉林 | 朱李楠 | 屏峰校区 |
9:10-9:30 | 主旨发言 | 语言教学与研究如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出力做贡献? | 陆俭明(北京大学) | 彭国珍 | |
9:30-9:50 | 抒情艺术认知与计算 | 周昌乐(厦门大学) | |||
9:50-10:10 | 茶 歇 | ||||
10:10-10:30 | 主旨发言 | 多学科交叉的语言科学研究 | 凌震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朱李楠 | |
10:30-10:50 | 探索信息技术赋能口译教育的创新路径 | 陈菁(厦门大学) | |||
10:50-11:10 | 智能评阅技术及其应用 | 付瑞吉(科大讯飞) | |||
11:20-12:50 | 圆桌会议讨论 | 彭国珍 | 屏峰校区 | ||
外国语学院建院20周年典礼 | |||||
12:30-13:00 | 庆典活动 | “我为学院送祝福”美文美篇诵读活动颁奖仪式暨优秀作品展播 | 李勇 | 屏峰校区 | |
13:00-14:00 | 外国语学院建院20周年庆典仪式 | 朱李楠 | |||
合 影 | |||||
论坛二:文文融合之外媒舆情与新闻传播 | |||||
14:00-14:20 | 主旨发言 | 做好舆情研究,服务自贸港建设 | 金山(海南大学) | 黎昌抱 | 屏峰校区 |
14:20-14:40 | 浙江服务参与“一带一路”企业舆情研究 | 盛玲(浙江外国语学院) | |||
14:40-15:00 | 社会舆情:民情民意基础上的公共政策智库研究 | 方巍 (浙江工业大学) | |||
15:00-15:20 | 茶 歇 | ||||
15:20-15:40 | 主旨发言 | 从国际媒体报道看后疫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 陈沛芹(上海外国语大学) | 张晓�h | |
15:40-16:00 | 外语+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实践 | 戴运财(浙江传媒学院) | |||
17:00-18:30 | 晚宴 |
论坛发言专家简介:
【陆俭明】1960年留北京大学任教,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会长,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武汉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山东大学等17所高等院校兼职教授。曾任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文科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新加坡教育部课程发展署华文顾问。独立完成、出版的著作和教材共6部,发表学术论文、译文、序文等近250篇,内容涉及现代汉语的本体研究和应用研究。自1992年以来,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的奖项有12个。自1981年以来,曾先后40余次应邀赴美国、日本、法国、挪威、泰国、韩国、新加坡、德国、法国、荷兰、马来西亚、加拿大、葡萄牙、越南以及我国港澳台等17个国家和地区任教、进行学术访问或出席国际学术会议。
【周昌乐】 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理论计算机科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曾任厦门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现任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哲学系兼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人工智能及其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工作,目前主要开展心智仿造、圣学发微、禅法实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是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兼福建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中国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委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心智与计算》国际网络学术期刊主编。为福建省第六批"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福建省"计算机软件与理论"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并担任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Systems & Knowledge Engineering等多个国际学术会议大会主席。
【凌震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博士,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音信号处理。先后作为主要技术人员参与"基于HMM模型的高表现力多语种语音合成技术"(国家863十一五专题课题)、"高表现力多语种韵律建模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语言语音合成关键技术与应用产品开发"(国家863十一五重点项目子课题)等国家科研项目并承担核心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的国家科研项目有 "基于合成语音质量评估的语音合成方法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和"结合发音动作参数的统计建模语音合成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陈菁】厦门大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外文学院院长,兼任中国翻译协会口译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口译研究,会议口译,英语口译,同传入门,视译等。主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欧盟重大项目、MTI教指委项目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在Meta,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er, Language Assessment Quarterly, 《中国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等国内外重要核心学术期刊发表口译研究论文,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和包括国家级规划教程在内的口译教材。
【付瑞吉】博士,科大讯飞AI研究院副院长、哈工大讯飞联合实验室副主任,主管教育认知方向技术研发。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包括文本挖掘、知识图谱、智能阅卷、个性化学习等,曾在ACL、IJCAI、EMNLP、Coling、TASLP等国际会议和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二十余项。主持研发的作文评阅技术已在多地大规模考试中应用,取得良好的成效;主持研发的个性化学习技术已在科大讯飞多款教育产品中应用,用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因材施教。
【陈沛芹】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导、副院长、上外中国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副主任、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美国马里兰大学新闻学院中美教育基金媒体研究学者、上海市浦江人才,主要从事国际新闻、国际舆论、新闻社会学的研究。教授的本科课程《当代媒体概论》为上海市全英语示范课程,《媒介与社会》为上海市优质在线课程,研究生课程《新闻传播理论》上海高校外国留学生英语授课示范性课程、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出版有《美国新闻业务导论》、《上海文化活动国际影响力报告》、《国际新闻与驻外记者》等著作,在国内外期刊发表40余篇中英文学术论文。
【金山】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国务院特贴专家、海南省领军人才,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海南大学(合并后)首届十佳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1)中日文化比较研究,2)海南民族问题研究,3)外文海南文献研究。先后主持、参与国家社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各类著作7部。获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论文)1次,三等奖(编著、论文)2次。主要社会兼职有:全国教指委日语专业分委员会委员,海南省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华南地区日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海南省英语日语应用研究会副会长,海南省民族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
【盛玲】副教授,现任浙江外国语学院”一带一路“学院、华侨学院、国际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长期从事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历任浙江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党委学工部部长、学生处处长、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多次获校优秀党务工作者、“三育人”先进个人,2016年获浙江省G20杭州峰会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戴运财】教授,浙江传媒学院国际文化传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院长。中南大学硕士,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2005-2006年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访问学者;2010-2011年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中外语言文化与翻译研究、国际文化传播研究、传媒教育研究。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省部级项目3项;出版专著2本;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三等奖2次。社会兼职包括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艺术英语专业分委会副会长,浙江省外文学会常务理事。
【方巍】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哲学博士,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社会保障学科(学位点)负责人,浙江省舆情研究中心秘书长,校人文社科中心公共政策分析与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曾经担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点)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社会项目管理与评估、青年社会学。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评审专家,浙江省老年宜居环境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2014-2017) ,西湖区民政局与政管学院共建养老评估研究中心主任。国际South Asian Studies和 国内《社会工作与管理》等期刊论文评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