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年4月11日 08:50-12:00
地点:邵科馆圆廊会议室
报告主题一:稠环电子受体光伏材料
报告人:北京大学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占肖卫 教授
报告人简介:
占肖卫,北京大学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副主任。长期从事有机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光电性能表征和器件研究。在Chemical Reviews,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dvanced Materials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24篇,其中影响因子10以上的46篇。所发表论文被引用13 000余次。单篇引用超过600次的论文5篇,37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15篇论文入选ESI热点论文,2篇论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应邀为Chemical Reviews,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Advanced Materials等著名期刊撰写综述。应邀为Wiley和科学出版社撰写专著8章。研究成果被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 MRS Bulletin, ACS Noteworthy Chemistry, Materials Views,Materials Views China等评述。论文被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Advanced Materials等著名期刊选为Cover。申请国际发明专利5项和中国发明专利20余项。在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担任组委会成员或做大会报告/邀请报告70余次。
报告主题二:有序多孔材料的分子工程
报告人: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材料研究中心 彭永武 教授
报告人简介:
彭永武,201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工业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朝晖特聘研究员(运河青年学者)。主要从事材料化学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重点聚焦多孔有机晶态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可控组装及其在手性拆分、催化与分离、光电器件等化工、能源相关领域的研究应用。已在包括Chem. Soc. Rev.、Nat. Commun.、Sci. Adv、J. Am. Chem. Soc.、Adv. Mater.等在内的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篇,ESI前1%高被引论文4篇,引用2700余次,H因子22。
报告主题三:高分子动态过程的单分子液相电镜成像
报告人: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析化学研究所 王欢 博士
报告人简介:
王欢,北京大学分析化学研究所PI,2015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化学与生化系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韩国国家基础科学研究院做长聘资深研究员,其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发展、整合和运用多种分析和成像方法,包括单分子液相电镜、光学成像、核磁谱学分析以及微流控芯片等,实现时间、空间分辨率兼备的单分子全构型成像以及多尺度微观动态成像;以多学科交叉思维(分析,高分子,物化,软物质物理),研究重要的非平衡化学体系和生化过程,包括反应与网络、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和错修机制、高分子体系与外场作用反馈等,从“单”粒子和“多”粒子综合探索非平衡体系区别于平衡态的微观物理规律(运动,自组织,能量转换,对外场响应)等。
报告主题四:晶界石墨化的纳米金刚石薄膜微结构研究
报告人: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 蒋梅燕 实验师
报告人简介:
蒋梅燕,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师,2014年在浙江大学获博士学位,获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资助,主要研究领域涉及纳米金刚石薄膜电化学电极材料的设计与开发应用。代表性论文有Jiang Meiyan; Hu Xiaojun*; High efficient oxygen reduced reaction electrodes by constructing vertical graphene sheets on separated papillary granules formed nanocrystalline diamond films, Carbon, 2020, 168,536-545;Jiang Meiyan; Hu Xiaojun*; Micro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nanocrystalline diamond and graphene hybridized films,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2020, 127, 015301;Jiang Meiyan; Hu Xiaojun*; Thermal oxidation induced high electrochemical activity of boron-doped nanocrystalline diamond electrodes, Electrochimica Acta, 2017, 258, 61-70.
报告主题五:“量身定制”添加剂及氨基酸结晶拆分新策略
报告人: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博士后 叶曦� 博士
报告人简介:
叶曦�,北京大学全职博士后,2018年在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之后获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博士后项目(BMS Junior Fellow)资助,曾获第四届亚洲手性会议最佳墙报奖、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优秀展板奖。其主要研究领域涉及手性聚合物功能材料的设计与应用、手性聚合物纳米材料/有机无机杂化自组装、手性识别与手性拆分。代表性论文有Ye Xichong#, Cui Jiaxi#, Li Bowen, Li Na, Wang Rong, Yan Zijia, Tan Junyan, Zhang Jie, Wan Xinhua*, Enantiomer-selective magnetization of conglomerates for quantitative chiral separation, Nat. Commun., 2019, 10, 1964.
报告主题六:POSS核树枝状大分子的手性组装与应用研究
报告人: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研究所 陈思 教授
报告人简介:
陈思,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塑料工业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思教授致力于基于超分子自组装的功能与智能材料研究,先后获得包括“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技术进步二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荣誉4项,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2项。近5年在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J. Mater. Chem. C, Soft Matter, Langmuir等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SCI收录文章30多篇,获得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10项。
报告主题七:光学活性螺旋聚(3,5-二取代苯乙炔):构象调控与手性放大
报告人: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博士后 汪胜 博士
报告人简介:
汪胜,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博雅博士后,2018年在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之后在德国莱布尼兹新材料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工作,现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继续从事博士后工作。其主要代表性论文为:Sheng Wang, Hong Wang, Peisheng Zhang, Jian Chen*, Jiaxi Cui*; Folding Fluorescent Probes for Self-Reporting Transesterification in Dynamic Polymer Networks. Mater. Horiz. 2021;Sheng Wang, Li Yang, Hong Wang, Lulu Xue, Jian Chen*, Jiaxi Cui*; Nonequilibrium Transesterification for Programming a Material’s Stiffening. ACS Appl. Polym. Mater. 2019, 1, 3227?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