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繁荣计划:2022年工业智能与分布式控制研讨会

来源:信息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22-11-08
浏览次数:337

研讨会从智能信息处理角度出发,深入分析智能自主系统、智能制造过程等智能网联系统“低碳”运行过程特性,综合全流程运行机理特征,结合分布式预测控制方法、强化学习控制方法、系统运行数据和经验知识,探索智能识别、智能决策和分布式优化控制理论及方法在智能网联系统“低碳”运行过程中所具有的优势。涵盖人工智能、控制科学、计算科学等多个学科方向,从多维角度深入探讨工业智能与分布式控制理论及应用的前沿科学问题与技术挑战,分享最新科研成果。

一、会议组织

主办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承办单位: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二、时间、地点

时间:202211128:30-11:35

地点:线上 腾讯会议 (会议号:923 600 783 密码:123456

三、会议议程

四、会议联系

穆建彬:15026656265jianbinmu@zjut.edu.cn

王秀丽:15850652612sherrywang@zjut.edu.cn

五、报告简介


报告一:基于“智能”增强的复杂系统预测控制

内容简介:预测控制是适应复杂控制系新统的优化需求而不断在算法策略上不断创新发展的,从最初的单变量/多变量回路级的预测控制,到分层递阶优化设点值的优化,随着信息交互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网络信息模式下分布式系统的预测控制。在这一发展轨迹上,以人工智能为一族的各类学习算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从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其误差校正,到分层递阶结构下RTO/EMPC的优化求解,再到分布式预测控制中的协同优化等,正在呈现以具有学习/自适应功能为主要特征的“人工智能”预测控制,本次报告将讨论以上这些方面预测控制新的发展及其今后的展望。

专家简介:李少远,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青岛科技大学副校长,研究方向为网络化分布式系统的自适应预测控制、满意优化控制和生产全过程系统的优化控制,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 300 余篇,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 973 计划课题、国家 863 计划项目在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 20 余项,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 部,主要成果获得 2006 年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2010 年获得首届杨嘉墀科技奖二等奖,2016 年中国自动化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2017 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二)2017 年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第一)2018 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2008 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入选“万人计划”国家级教学名师贺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李少远教授现担任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和上海市自动化学会理事长等职务,担任教育部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控制科学与工程),担任”Int. J. System Control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国际杂志主编,《控制理论与应用》副主编,及多个杂志的编委。

 

报告二:一类变时滞离散系统稳定性分析

内容简介:离散时滞系统作为一类重要的时滞系统,具有深刻的实际应用背景,其稳定性分析问题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提出了不同的研究方法;本报告将针对一类具有时变时滞的离散时滞系统,从分析Lyapunov-Krasovskii泛函与求和不等式两个方面入手,分别提出了两种新的研究方法及相关的研究结果,从理论及仿真算例两方面说明新方法能降低已有稳定性结论的保守性,并对可能的新的进一步改进方法进行探讨。


专家简介:徐胜元,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大学荣誉教授,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带头人,江苏省先进工作者,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第六期“333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从事自动控制领域的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出版英文专著1部,发表高水平期刊论文200余篇,连续8年获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作为第一完成人获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5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07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和2007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报告三:数据驱动的复杂工业过程运行优化控制

内容简介: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流程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基础性的战略地位,智能制造是提高其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如何实现流程制造业的智能优化制造为自动化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围绕流程制造系统全局优化的实际需求,以实际工业过程为背景,在深入分析全局协同运行优化问题特征与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上,将控制与优化、智能行为与智能方法等相结合,引入迁移学习、深度学习等方法研究实现全局优化的数据驱动的复杂工业系统运行优化控制的设计方法,本报告将介绍相关近期研究成果。

专家简介:丁进良,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期从事复杂工业过程智能建模与智能优化与控制、生产全流程运行优化、计算智能及其应用研究。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等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获IFAC会刊Control Engineering Practice 2011-2013年度最佳论文奖。获得发明专利50余项(美国专利4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项。获第十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第2)和省部级一等奖3项。

 

报告四:网络化控制研究进展

内容简介: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控制系统的信息传输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网络的引入增加了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的复杂性。同时,网络的引入也使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针对网络化系统的稳定性、鲁棒控制、安全控制、数据驱动控制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报告将汇报在上述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

 专家简介:孙健,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化系统分析、控制、安全性及应用等。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SCI检索1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201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现任第八届教育部科技委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集群智能与协同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网络科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自动化学报》、《控制工程》等刊物编委。


报告五:城市污水处理过程协同优化控制

内容简介:城市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城市污水处理过程具有多流程、多工况、时变等特性,基于单一尺度、单一层次、单一目标的优化控制不能保证整体运行的最优。城市污水处理过程多目标协同优化控制通过构建不同时间尺度的性能指标,设计多冲突目标动态优化方法,攻克城市污水处理过程多目标协同优化控制技术,实现城市污水处理过程局部与整体之间、短期与长远之间、效益与安全之间的多目标优化,提升了城市污水处理运行过程智能化水平,解决了城市污水处理过程关键变量的实时动态优化设定难题,有效降低了城市污水处理运行成本。

 


专家简介:韩红桂,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院副院长。长期从事复杂系统智能优化控制研究,先后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青年北京学者、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科学家、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等。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研究成果在IEEE汇刊、IFAC会刊及国内著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撰写著作4部;获得授权美国/中国发明专利50余项;主持/参与制定国家/团体/地方标准10余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新奖一等奖(金奖)等,第十二届发明创业奖人物奖等。现任“数字社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计算智能与智能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科学:技术科学、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等期刊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