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2022年度十大新闻揭晓

来源: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23-01-11
浏览次数:2375

由党委宣传部会同相关部门开展的“浙江工业大学2022年度十大新闻评选”活动日前结束。各部门推荐的25条候选新闻经网络投票、相关部门审核研究并报学校同意,最终“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十五次党代会精神”等十条新闻入选“浙江工业大学2022年度十大新闻”。

浙江工业大学2022年度十大新闻”如下:

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十五次党代会精神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浙工大师生集中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广泛开展热议学习,围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10月27日,浙工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10月28日,《浙江教育报》头版刊发蔡袁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署名文章。11月-12月,浙工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各学院师生上“形势与政策课”。浙工大召开校院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暨中层干部集中学习会,浙江大学求是特聘学者、中共党史党建研究所所长段治文教授作主题宣讲。12月,党的二十大代表、温州市瓯海区人民刑事审判庭副庭长王群英法官,浙江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姜丽娟分别为师生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8月17日至19日,浙工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专题学习会。2月25日,光明日报客户端以《一份特殊的“寒假作业”——浙工大师生理论宣讲在一线》为题,报道浙工大“青说青听”青年科学家理论宣讲团开展“六讲六做”大宣讲活动及师生理论宣讲的成果。6月,陈杰理论宣讲工作室入选首批浙江省理论宣讲名师工作室。7月15日,新华社客户端以《浙工大开动理论宣讲流动车,讲好服务“两个先行”的实践故事》为题,报道浙工大师生理论宣讲成果。11月,《基于“青说青听”青年科学家理论宣讲品牌的师生共同成长工程》入选2023年度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2、省长王浩三次来校宣讲调研,全力支持浙江工业大学建设

2022年11月7日,省长王浩来浙工大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师生代表座谈交流学习体会,强调要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扎实办好教育事业,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省首位战略,为奋进“两个先行”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7月1日,省长王浩来浙工大宣讲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他肯定浙工大办学成绩,希望浙工大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努力建设成为各类优秀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工程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基地”的殷切嘱托,深入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提高站位、找准方位、明确定位,放大格局、放大优势,厚德健行、追求卓越,为实现“两个先行”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

4月28日,省长王浩来浙工大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关于高等教育、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紧密结合起来,为服务国家战略和浙江高质量发展多作贡献。




3、浙工大3个基层党组织入选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2022年3月,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名单,浙工大生物工程学院党委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理学院理论物理教师党支部、信息工程学院博士生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3月31日,《中国组织人事报》以《扎根科学沃土为国育才——浙江工业大学推动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纪实》为题,报道我校通过打造理论学习品牌、实行党员分类管理、创建校企地“党建共同体”等方式,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4、浙工大73%招生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2年6月,教育部公布2021年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浙工大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至此,浙工大已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46个,占全部本科招生专业的73%;省级及以上一流专业建设点60个,除去近四年3个新设专业外,实现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全覆盖。浙工大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数量稳居浙江省属高校首位、全国本科院校“地方赛道”前列。



5、浙工大新增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1项国家杰青3项国家优青资助

2022年12月,科技部陆续公布了2022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立项信息。浙工大牵头申报的“非点源异味和低浓度 VOCs 污染溯源与治理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项目负责人:陈建孟)”“环杭州湾大石化聚集区臭氧污染防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项目负责人:伏晴艳)”“医药生物制造绿色过程系统集成及产业示范(项目负责人:李勉)”等3个项目分别在绿色生物制造和大气治理领域获批立项。

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公布。浙工大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陶新永教授;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项,分别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佴建威教授、生物工程学院程峰副教授、信息工程学院陈强副教授,同时获批项目数创历史最好成绩。



6、浙工大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数创历史新高

2022年10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名单。浙工大喜创佳绩,共有31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获批立项,包括重点项目3项,一般项目17项,青年项目11项。年度项目立项数首次突破30项,重点项目一次性取得3项,青年项目立项数首次突破两位数。立项数并列全国高校27位、浙江省属高校第一。


7、浙工大多个教师团队的基础研究领域成果在SCIENCE、CELL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能源材料与技术研究所陶新永教授团队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楼雄文教授合作,首次将自组装单分子层表界面技术用于调控电解质氧化还原状态,实现对高比能量金属锂电池电解质分解的精确控制。该成果以“Self-assembled monolayers direct a LiF-rich interphase toward long-lif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为题,是浙工大首次作为第一单位在《SCIENCE》发表论文。

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溶酶体新药研发团队与美国密歇根大学徐浩新教授团队合作,找到了溶酶体维持其酸性环境的关键通道蛋白并揭示了其与帕金森症的潜在关联。相关研究成果以“Parkinson’s Disease-Risk Protein TMEM175 Is a Proton-Activated Proton Channel in Lysosomes”为题,于2022年6月23日发表在Cell期刊上,这是浙工大首次作为主要合作单位在《CELL》发表论文。

郑华均教授团队创制高性能的光催化材料在室温下将水裂解获得氢气,该研究成果以“Protruding Pt single-sites on hexagonal ZnIn2S4 to accelerate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为题,于2022年3月11日被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报道。

环境学院钱海丰教授团队分析了土壤、水体、城市建筑以及人体等多个生境中耐药基因的丰度及相关宿主菌株,建立了全球抗性基因风险预测的新策略,该研究成果以“Assessment of global health risk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为题,于2022年3月23日被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报道。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胡晓君教授团队利用缓慢生长的方法“复原”了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的生长过程。该项研究成果以“Diamond formation mechanism in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为题于2022年4月13日被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在线报道。

王亮教授团队提出了一步化学还原直接制备聚(丙烯胺盐酸盐)(PAH)表面功能化的富缺陷和多孔Ir金属烯(Ir@PAH)的合成方法,并应用于电催化酸性析氢反应。该成果以“Surface Engineering of Defective and Porous Ir Metallene with Polyallylamine for Hydrogen Evolution Electrocatalysis”为题,于2022年3月8日被《Advanced Materials》在线报道。




8、全力以赴开展杭州亚运会板球赛各项筹办工作

2022年5月6月,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总干事宣布第19届亚洲运动会将延期举行。浙工大官微、视频号等发布主题视频《浙工大!依然!等你来!》。

7月30日,杭州亚运会板球项目场馆通过技术代表验收。

3月29日,浙工大打响亚运板球场周边环境治理攻坚战,8月中旬完成该区域21亩土地建筑物的全面拆除和整个区域的覆绿工程,以全新的面貌迎接亚运盛会,展现杭州靓丽的城市风貌。



9、浙工大坚持师生至上,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

202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浙江工业大学始终坚持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为守护师生生命健康、维持正常秩序提供了坚实保障。全校师生同心抗疫、共克时艰,共同守护了校园平安。浙江工业大学官微、视频号及时发布疫情防控重要通知和温馨提醒13篇(次),阅读量达38万+,其中,防疫短视频《回看这一天:温暖你,感动我》阅读量达13.1万。



10、浙工大召开2022年数字化改革大会,两项数字化改革项目入选浙江省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创新试点项目

2022年2月19日,上线学校2022版官方网站与综合服务网,以崭新面貌迎接新一年开始。

5月31日,上线“工大钉”平台,集成校内60余个业务系统,实现一网通办;建成学校数据中心,打通基础数据共建共享,实现学生报到“一张表”、离校“一张表”,教职工报到“一张表”、离职“一张表”、考核“一张表”。

7月9日,李小年校长出席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等单位主办的“信息化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并作《以数字化改革引领大学系统性变革》的主题报告。

10月13日,建成三校区人行道匝系统,打造人脸库平台,超85%师生录入人脸信息,大幅提升校门通行效率。

10月29日,开展校园网络出口系统割接及网络提速试运行工作,学校网速得到了明显提升,比去年提速50%以上。

12月7日,上线校园正版化软件平台,推进学校公共办公软件正版化工作,切实响应广大师生对于正版软件的诉求。

12月15日,召开学校2022年数字化改革大会,通过学校数改发展论坛、党建数改论坛、数字教育新技术宣介会、成立“智慧工大”建设合作伙伴联盟等一些列举措,推动学校数字化改革和“智慧工大”建设向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进军;发布“E通工大”,实现多码合一,校园“刷脸”支付、通行。

2022年,学校多项数字化改革荣誉实现零的突破,学校入选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试点高校,入选第二批浙江省高校智慧思政特色应用试点单位,《“实验盾”——学校实验室安全智治系统》和《基于“应用云+智慧库:5+N 模式”的校友社区服务系统》入选浙江省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创新试点项目等。多家媒体对学校数字化改革相关工作进行了报道。




浙江工业大学2022年度十大新闻提名”如下:

1、浙工大两项思想政治工作项目获教育部立项

2022年2月,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公布了2022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关培育建设项目入选名单。浙工大《基于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要求的大学生“麦田计划”资助育人工程》项目获教育部2022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立项。浙工大马克思主义学院蓝汉林教授《基于互联网的青年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及实现机制研究》一文入选2022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库名单。

2023年度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中,浙工大1个项目入选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1位教师荣获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教师,1位教师荣获浙江省高校网络教育名师。



2、浙工大召开人才工作会议

2022年5月19日,浙工大在朝晖校区召开人才工作会议,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三五”以来学校人才工作成效,制定学校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打造区域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目标,为建设区域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



3、高质量推进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2022年5月17日,《光明日报》第6版刊发了我校校长李小年署名文章《以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赋能共同富裕》。文章强调,地方高水平大学必须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以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努力构建“扎根-融通-铸魂”的创新创业教育范式,打造“政府-市场-社会”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以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赋能共同富裕,扛起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

3月11日,《浙江教育报》推出《高校教学好成果巡礼》栏目,首篇聚焦浙工大生物工程学院“三维耦合·三链融合培养生物产业工程科技创新人才”教学成果,以《浙工大:培育一流科创人才不是梦》为题,报道浙工大工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

《中国教育报》连续刊发6篇报道,点赞我校生工、机械、管理等学院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典型做法。

2022年浙工大在高水平竞赛中获国际一等奖5项、国际二等奖2项;全国特等奖1项、一等奖49项、二等奖49项、三等奖67项,获全国一等奖数量创历史新高。



4、浙工大取得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

2022年7月11日,浙江省科技创新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举行。浙工大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者蔡袁强教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袁巨龙教授及2021年度省科学技术奖部分获奖代表受邀参加表彰。浙工大共有17项省科学技术奖(含参与)获表彰,获奖总数居全省省属高校第一。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食品学院丁玉庭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海捕渔业资源低碳高效开发与船载高质加工关键技术及应用”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7月24日,浙江工业大学收到了来自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发来的感谢信,感谢机械工程学院单晓杭、李研彪、张利、沈钦涛、叶必卿、沈季胜、钟麒等老师研制的地面测试设备在问天实验舱I的地面测试中得到的成功应用,为突破和掌握航天器关键技术做出了贡献。

化工学院王建国教授及所带领团队在工业电催化方向以“多尺度、智能计算-电催化剂-膜电极-SPE电反应器”为研究思路,研发生产绿色氧化剂(双氧水、臭氧)及高附加值产品(氘气、电子特气等)。目前该团队的低压电解臭氧发生器技术已与浙江某企业完成1008万知识产权所有权转让,加速推进无铅低压电解臭氧发生器批量化生产与产业化应用。

10月31日,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官网获悉,由浙工大机械工程学院彭光健教授牵头起草的ISO 14577-5:2022 Metallic materials — Instrumented indentation test for hardness and materials parameters — Part 5: Linear elastic dynamic instrumented indentation testing (DIIT)《金属材料 硬度和材料参数的仪器化压入试验 第5部分:线弹性动态仪器化压入试验(DIIT)》国际标准正式批准发布。



5、双向赋能,扎实推进校地、校企合作

2022年浙工大扎实推进校地、校企合作。11月29日,浙工大与浙能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9月15日,浙工大与浙江省机电集团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1月14日,浙工大与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政府签订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5月13日,滨江区浙工大网络空间安全创新研究院成立。6月15日,衢州市浙工大生态工业创新研究院在龙游成立。



6、浙工大和德清县举办高质量建设“环浙工大创新经济圈”推进会暨第二届校地合作节开幕式

2022年11月18日,浙工大和德清县举办高质量建设“环浙工大创新经济圈”推进会暨第二届校地合作节开幕式。校地双方共同发布了“环浙工大创新经济圈”十大在建工程和十大新建工程项目,举行了“校企地”合作项目签约仪式,推出了校地合作十大品牌活动,推动大学与城市深度融合,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7、浙工大充分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推进两个先行建言献策,发出工大好声音

浙工大继续强化“智库工大”对外宣传品牌,为科学家、名家学者在主流媒体上发布研究突破、建言献策积极搭台。2022年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社会报、中国环境报、法治日报、中国新闻网、浙江日报、浙江卫视等媒体发表“智库工大”成果100余篇次,有力彰显了学校主动服务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

浙工大组织人文社科教师充分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积极向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交政策咨询报告,全年先后有80余项研究成果受到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



8、浙工大承办系列高端学术会议,进一步提升学术影响力

2022年11月2-3日,浙工大承办首届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大会。本次大会以“CCUS技术创新支撑碳中和目标实现”为主题,旨在探寻我国碳中和实现路径,搭建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领域的交流和对话平台。来自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两院院士、专家学者及科技工作者等200余人现场参加本次会议,超过20000人线上参会。

7月16日-18日,浙工大承办第一届中国医药化工大会。大会旨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健康中国2030”战略,以“医药化工的创新与发展”为主题,凝聚医药化工领域的优势力量,有力促进产学研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帮助学术科研领域更加系统地开展医药化工的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开发、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

7月18日-21日,浙工大承办第八届全国碳催化学术会议。本次会议主题为“碳催化与碳材料产业绿色发展”,在“3060”双碳目标下,围绕碳催化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碳基材料产业绿色发展趋势和人才成长途径展开交流,通过大会特邀报告、分会主题报告、邀请报告、口头报告以及墙报等形式,探讨碳催化和碳材料产业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探究碳基材料产业绿色发展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9、着力提升留学生教育质量,积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2022年9月26日-27日,浙工大接受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官微推出新媒体原创作品《从“6位”到“6i”,留学在浙工大!》,回顾浙工大留学生培养工作。

3月30日,浙工大国际学院与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新闻发展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约定,以“洋主播看‘浙’里”栏目为载体,深化校媒合作,助推新时代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7月,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期间,浙工大留学生王得福、拉玛、尤加“洋主播”走进省党代会,与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联合打造《洋主播看浙江省党代会》系列采访。浙工大外籍教师Tom、留学生Merveille和Yasmina参与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与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海外中心(国际频道)共同推出的《杭州三大世界文化遗产国际传播系列片》,站在国际视角,向世界讲述杭州的历史文化故事。

10月6日,《人民日报》第03版要闻报道浙工大留学生体验农事活动。



10、点赞!优秀的浙工大人

2022年3月25日,经组织推荐和社会化推荐,省妇联研究,浙工大信息工程学院钱丽萍、人文学院秦一两位教师荣获“浙江省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4月2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大会,表彰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获得者。浙工大1998届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校友、浙江开化合成材料有限公司(新安集团下属公司)保障中心设备主管毛彩珠,2012届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校友,杭州市燃气集团天目运行站站长钟奇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6月5日,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浙工大2021届土木工程学院给排水专业校友彭浩作为幕后工作者之一,默默坚守,扎根大漠,为我国航天事业的腾飞不懈奋斗。

7月,浙工大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兼党委组织部副部长、人事处副处长陈晓同志荣获“浙江省担当作为好干部”称号。

8月30日,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受表彰的代表。省体育局经济处副处长、学校99届建筑工程专业校友楼文嵘是浙江13名获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代表之一。

9月5日,央视《新闻联播》系列报道“奋斗者正青春”以《王云峰:美丽乡村闪亮青春》为题,报道浙工大2016届校友王云峰毕业回乡后重建美丽乡村的奋斗故事。

9月7日,浙工大经济学院徐维祥教授获“首届浙江省教书育人楷模”称号。

9月21日,省政协委员,浙工大理学院院长、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院长林强教授荣获中国侨联第九届“侨界贡献奖”二等奖。

10月23日,由省教育厅、财政厅主办的2022年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国家奖学金特别评选大会在杭举行。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2019级学生孔正参与现场答辩并最终脱颖而出,成为全省获此殊荣的10名本科学生之一。

浙工大83岁老教授蔡增伸退休后带领自己的学生聚焦“自动化测控系统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和制造”开始创业,2021年度产值过亿。



11、浙工大召开7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会议 校史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2022年6月28日,浙工大召开7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会议暨校史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会上举行了校史文化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并向特聘研究员颁发聘书。15位有经历、有情怀的退休或资深的教师受聘为校史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12、建设文化新地标

浙工大在莫干山校区中心湖西侧建成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主体的“红廊”,集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和浙工大的历史文化,是学校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文化景观建设项目。

浙工大引进“晓风书屋”入驻莫干山校区,实用面积800平方米,陈列了七千余册经典和最新的文史哲书籍。设有工大学人著述区、红色一角、室内外修读区、研讨区、活动沙龙区等,学校以晓风书屋为依托,传播先进文化、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校园,打造思政高地、文化阵地和学习园地。



13、地铁3号线后通段开通,连接了浙工大屏峰和朝晖两个校区

2022年6月10日,地铁3号线后通段开通,连接了浙工大屏峰和朝晖两个校区,从屏峰站到潮王路站需乘坐12站,约30分钟即可到达。

屏峰站位于西湖区留和路与东和路(规划名)交叉口东侧,C2口距离屏峰校区正大门(白荡海路入口)230米,B口距离屏峰校区生活区大门(乌溪江路入口)420米。潮王路站位于拱墅区潮王路与河东路交叉口北侧,E1口距离朝晖校区南门796米。



14、浙工大考点温暖护航2023研考

202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浙江工业大学始终坚持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为守护师生生命健康、维持正常秩序提供了坚实保障。全校师生同心抗疫、共克时艰,共同守护了校园平安。浙江工业大学官微、视频号及时发布疫情防控重要通知和温馨提醒13篇(次),阅读量达38万+,其中,防疫短视频《回看这一天:温暖你,感动我》阅读量达13.1万。



15、浙工大校足球队在浙江省第十六届大学生运动会中斩获佳绩

浙工大足球队在2022年浙江省第十六届大学生运动会中取得佳绩。浙工大共派出四支队伍参加比赛,共斩获4个奖项:高水平运动员男队获男子丁组比赛冠军,高水平运动员女队获女子丁组比赛亚军;普通生男队获男子甲组比赛季军,普通生女队获女子甲组比赛亚军和体育道德风尚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