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报告题目:鬼臼类抗肿瘤新药创制
二、报告时间:2021年11月21日下午15:30-17:00
三、报告地点:朝晖校区邵科馆一楼圆廊会议厅
四、主讲人:汤亚杰教授
五、主讲人简介:
汤亚杰,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首席科学家。2005年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学成回国,主要从事“天然药物生物智造”领域的科学研究,主持的科研项目“天然产物生物制造的理论与方法”获2016年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工业微生物发酵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2014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4年入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014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7年获得中国化工学会候德榜化工科技创新奖。应邀出任Spring学术期刊“Bioprocess and Biosystems Engineering”副主编。
六、讲座摘要:
从神农氏尝百草到李时珍著就《本草纲目》,在历代无数药学家的努力下,中药历经了数千年应用实践的考验,屹立于世界民族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屡次在全球大流行疫情和重大疾病中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在世界抗疟药史上,近代药学家屠呦呦从中医药古籍《肘后备急方》的启发中发现抗疟特效药青蒿素,救治了千百万生命而获得诺贝尔奖,这充分证明了中药宝库是新药创制的重要源泉。鬼臼毒素是中草药八角莲、山荷叶、桃儿七等的主药效成分,早在《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肘后备急方》等20余部药典中记载“杀蛊毒鬼疰精物、疗咳嗽喉结、治邪疟痈疽”等功效,因简单易得、高效广谱而被民间冠以“江边一瓢水”之美名。药理学实验表明,鬼臼毒素及其衍生物通过特异性靶向微管蛋白、拓扑异构酶I和II、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多胺转运通道蛋白等多种抗肿瘤靶标,发挥广谱且高效的抗肿瘤作用[1]。
自2005年以来,汤亚杰教授带领团队一直致力于将现代生命科学技术融会贯通于中药鬼臼的研究中,挖掘到具有成药前景的三类抗肿瘤候选药物:
(1)成功挖掘到纳摩尔级广谱抗肿瘤活性的微管蛋白靶向候选药物1和2,较已上市微管蛋白靶向药物的微摩尔级活性提高了三个数量级,有望开发为靶向微管蛋白秋水仙碱结合位点的I类抗肿瘤新药[2];
(2) 目前治疗晚期肝癌的一线药物“索拉非尼”存在骨髓抑制、肠胃黏膜损伤出血、皮肤病变等毒副作用大的问题。针对高效低毒抗肝癌药物紧缺的局面,成功挖掘到毫摩尔级低毒性的肝癌靶向候选药物3和4,较肝癌治疗首选药物索拉菲尼的微摩尔级毒性降低了三个数量级,有望开发为I类肝癌靶向治疗新药[3];
(3) 1986年美国FDA批准的抗恶性淋巴瘤药物“替尼泊苷”存在严重的贫血、骨髓抑制、消化系统损伤等毒副作用,导致该药逐渐从全球市场退市。通过老药替尼泊苷二次开发得到抗肿瘤活性强、毒副作用低的候选药物5和6,解决了靶向拓扑异构酶II抗肿瘤药物普遍存在毒性强的问题[4]。
以上研究促进了抗肿瘤新药研发,为传承国粹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 Zhao W1., Cong Y1., Li HM., Li SY., Shen YM., Qi QS., Zhang YM., Li YZ., Tang YJ*.,Natural Product Reports 2021, 38: 470-488.
2. Zhao W1., He L1., Xiang TL., Tang YJ*., 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2019, 170:73-86.
3. Zhang QY1., Zhao W1., Tang YJ*., 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2018, 158:951-96.
4. Cheng J1., Zhao W1., Yao H1., Shen YM., Zhang YM., Li YZ., Qi QS., Wongprasert KK., Tang YJ*.,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2020, 6:2877-2893.